• 兒童頭頸部奇異的外科問題
撰文、手術/莊錦豪
《莊子》一書在《應帝王》篇提到:「人皆有七竅,以視聽食息。」
因為有七竅,頭頸部問題的複雜性,也超乎一般人的想像,尤其在孩童時期。若說問題數不盡,也的確有點誇張,但是,大大小小的問題,須要外科解決或可以避免外科手術的,還真的不少,而且表現方式很多端又奇異,醫師的經驗相對重要!
由於分佈的地方和會出現的問題,非常有關係,我們就先從臉孔說起,因為這部位最容易被看到;其次是頸子中間部分,這地方要外科切除的比例相當高。這兩處的疾病,就足以看到頭頸部問題的複雜、多樣性,因此重點放在這兩處。頸子側邊的結節很常見,但是須要開刀的比例卻不高;後頸部或頭皮腫大或長腫瘤的情況也不少,但多是小問題。最後是下顎,有非常特殊的疾病,少見也不容易說清楚,就略過。看來,頭頸部的外科問題還真的是一籮筐!

 
(一) 臉孔
俗語常說人不可以貌相,但是臉部有明顯的東西冒出來,想藏也藏
不住。剛出生的新生兒,有兩種腫瘤常長在腮幫,有的很大、很嚇人。像下圖1就是其中之一,診斷是淋巴管瘤,顧名思義,就是淋巴管不正常聚集成瘤,不僅不好看,也有時出血或發炎感染漲紅、漲大。後者突發狀況,也會讓家長驚慌,而且淋巴管瘤不會自己消失,早晚須要手術治療。
新生兒左臉頰長淋巴管瘤
圖1.這位新生兒左臉頰長淋巴管瘤,終須手術切除。
 
和淋巴管瘤長得很像,但是命運不一樣的是血管瘤,也就是血管不正常聚集成瘤。通常血管瘤出生時候很小,或只是表皮出現紅斑,但是幾個月內快速長大,就像下圖2左側所示。這種會快速長大的血管瘤,雖然很嚇人,但是,除非長在眼睛上面會遮住眼睛,或有其它異常合併症狀,一般不須積極治療,慢慢地,腫瘤會自行消退,恢復原來應有的臉頰樣貌,如圖2右側所示。這須要耐心,常常要好幾年時間。
左臉頰長血管瘤
圖2.這位三個月大嬰兒左臉頰長血管瘤,不須積極治療,在父母耐心等候八年後,終於完全消退,臉頰恢復原來應有的樣貌。
 
 
臉部的腫瘤,不一定都這麼嚇人,像下圖3左側箭頭所示,長在眉毛附近的腫瘤,通常在一公分左右,被眼尖的父母發現,還沒有長到很大,或有其他症狀發生前,就可以開刀拿掉,疤痕相對小,如下圖3右側。這通常是良性的上皮囊腫,裡面充滿皮脂腺分泌物。
 
良性上皮囊腫
圖3.這位大朋友,左側眉毛附近長腫瘤(左側白色箭頭所示),右側顯示手術切下化驗為良性上皮囊腫,裡面充滿皮脂腺分泌物。
 
耳朵前面有小凹陷,像洞穴一樣,如下圖4箭頭所示,有時會有白色分泌物排出,這是耳前竇或耳前瘻管。
耳前竇或耳前瘻管
圖4.這位兒童右側耳前竇或耳前瘻管,尚未有發炎或分泌物排出。
 
就像人肚子裡的闌尾一樣,有的耳前竇或耳前瘻管會引起發炎,常常來勢洶洶,像下圖5所示,腫大又充滿膿,最終還是要開刀拿掉,但是,發炎過後傷口護理較費事,也較容易留下難看的疤痕,所以筆者比較建議,未防患未然,一旦發現後,趁未發炎前,及早手術拿掉為宜。
 
耳前竇或耳前瘻管發炎膿瘍
圖5.兩位兒童的耳前竇或耳前瘻管,都在發炎中,右側病人還合併很大的膿瘍。兩者都須要手術切除,方能根治
 

要小兒外科醫師解決的臉部問題當然還很多,限於篇幅,不克一一介紹。

 

(二) 頸部

頸部或頸子會碰到、須要手術解決的問題,絕對不比臉部少!單單

前頸部位,就可以列出八項:1. 甲狀腺舌管囊腫;2.上皮囊腫;3.異位性甲狀腺;4. 甲狀腺腫瘤或癌症;5. 鰓裂竇、瘻管或鰓裂囊腫;6.淋巴腺腫大,7.支氣管囊腫;8.舌下囊腫等。其實,應該還有漏網之魚。

為了不給讀者帶來困擾,像讀教科書一樣,我只舉三種小兒外科常見、但是家長比較陌生的病解說。

首先是甲狀腺舌管囊腫,如果讀者會拆字解讀,應該不難了解它和甲狀腺相關,又扯上舌頭,原因在人胚胎早期,我們的甲狀腺的確在舌頭根部,後來移位到頸子下方。這移行過程中,難免出差錯,留下遺跡,在頸子中間偏上方、舌下骨的部位,形成囊腫,如下圖6所示。

甲狀腺舌管囊腫發炎紅腫

圖6.這位兒童頸子中間偏上方、舌下骨部位的囊腫,就是甲狀腺舌管囊腫(箭頭),已經發炎故紅腫。

狀腺舌管囊腫一旦發現,不會自己好起來,有時像上面例子發炎,甚至於潰爛流出黏稠的液體,所以,一定要手術切除,而且要將舌下骨中間部位一併切斷、拿掉,才能根治!當然,這部位也會有上皮囊腫,也要手術拿掉,但是不必切舌下骨。

鰓裂竇、瘻管或鰓裂囊腫是非常特別的疾病,從名字就可以知道和胚胎早期發育相關,因為即使像人這樣高等生物,我們發生早期階段也像魚一般有鰓裂,但是,一般人都像「船過水無痕」,不會留下遺跡。部分人會留下竇、瘻管或鰓裂囊腫的結構,其中以第二對鰓裂竇、瘻管或鰓裂囊腫最常見,如下圖7所示。這位兒童的第二對鰓裂竇/瘻管,細看像一個凹槽,有時流出黏液或膿。

第二對鰓裂竇/瘻管

圖7.這位兒童頸子右側箭頭所指處,就是第二對鰓裂竇/瘻管。

當然第一、三、四對鰓裂竇、瘻管或囊腫也會碰到,尤其化身在左胸前的第四對鰓裂竇,常常被忽視,導致感染、膿瘍形成。如下圖8所示。

 

鰓裂竇發炎紅腫

圖8.這位兒童左胸前的鰓裂竇,從小以小凹陷(箭頭)表現,容易被漠視,故已經發炎紅腫才就醫。

無論有無發炎,任何鰓裂竇、瘻管或鰓裂囊腫,一旦確診,必須手術切除,而且須有經驗的醫師切除,因為看似小洞的鰓裂竇、瘻管,其實多很長,經過很多頸子重要組織。像第二對鰓裂竇,源自扁桃腺窩,長度可達五公分(圖9),有時要兩個小傷口才可以完整切除。

第二對鰓裂竇/瘻管

圖9.這位兒童的第二對鰓裂竇/瘻管,全長達五公分,完整切除。

無論頸部或臉部會碰到的問題,多不勝數。像舌繫帶過緊影響構音,或胸鎖乳突肌纖維化造成的斜頸,也是小兒外科醫師可以幫忙解決的問題。可以說,頭頸部的疑難雜症雖很多,有經驗的小兒外科醫師,多可以處理發生在兒童的絕大多數頭頸部腫瘤或瘻管!一舉解決困擾兒童、父母,或甚至於小兒科醫師的難題。